本文來源:自由電子報

文/陳建文

蔡老先生今年75歲,患有糖尿病,高血壓長期控制良好,且能下田工作;不過,一年前開始自覺會頭暈、下田工作會喘。起初以為是年齡大沒什麼,因臉色蒼白經診所醫師診斷貧血,並建議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。蔡老先生怕麻煩家人,自己買了坊間藥帖及營養食品來補血,直到最後連坐著都會喘,被救護車送到醫院,經檢查已進入末期腎臟病需長期洗腎。

很多人認為腎臟病的症狀是浮腫或無尿,但事實上很少有因為浮腫、頭暈、走路會喘等貧血症狀,多數人會誤以為是單純的貧血或心臟不好,往往在經過長期治療後,發現症狀改善不多,才懷疑可能是腎性貧血,錯失醫治時機。而發現罹患腎臟病,腎衰竭病人也不一定無尿。

腎臟病早期症狀是蛋白尿、血尿居多,有時很難自己察覺到甚至沒有症狀,等到發生臉色蒼白、身體虛弱、噁心、嘔吐、血色素下降等症狀時,都已進入末期腎臟病。在門診中一年大約有7至8位像蔡老先生的案例。因此建議民眾藉由半年到每年一次尿液檢查,看看是否出現蛋白尿、血尿,以早期發現腎臟病。

其實腎臟病與貧血的關係密切。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長激素(EPO)刺激造血,如果腎臟功能衰退,EPO分泌會減少而影響紅血球的生產,而造成腎性貧血,以致出現頭暈、走路會喘、疲倦、精神狀況不佳等症狀。貧血時,腎血流減少、攜氧力下降,會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。

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須控制食物的蛋白質,以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,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;同時對鈉、鉀的攝取也要限制。因此,腎性貧血者不能與正常的人一樣進行食補,不當的坊間藥帖及營養食品反而可能增加腎臟負擔,加速腎功能進一步惡化。

若能及早診斷,給予適當的EPO及鐵劑治療,除改善貧血症狀外亦可減緩腎臟功能惡化。如果病人被醫師診斷為第三、第四期,只要配合接受追蹤治療,仍可避免或減緩進入終身洗腎。


*根據2001年歐洲腎臟透析與移植雜誌報告,減緩腎臟功能惡化的策略有

●接受定期檢查,早期發現腎臟病。

●改善危險因子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貧血等。

●及早進行保護性治療(降血壓、血糖控制、飲食限制)。


呼籲民眾應定期尿液篩檢、早期發現腎臟疾病、尋求正規治療,才是防止腎臟傷害與阻緩腎功能惡化的最好方式。

(作者為屏東基督教醫院腎臟保健衛教室透析技術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n1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